每次只要苏浅把书翻开,书页上就会以一种非自然的方式缓缓出现黑色墨水的手写文字,这些字和苏浅的字迹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他自己一笔一划写上去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书页上出现文字不仅和他们现在所处的“噩梦世界”
息息相关,而且还和苏浅进行恐怖小说创作时的一些小习惯有关。
*
没有人比苏浅更清楚,他学恐怖小说的初衷是想要寻找让心跳频率恢复的方法。
因为他知道普通的治疗手段帮不了他。
如今的苏浅已经不再是八年前的孩子,他也一直试图探寻“学校”
的存在。
但越是有意去寻找“学校”
,苏浅越是能感觉到“学校”
这个存在的神秘和恐怖,那是现代社会根本不应该有的存在。
在“学校”
生活了十年的苏浅,竟然除了同伴编号、博士和教官这些毫无意义的代称之外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想不起来。
这不是苏浅记性不好,而是因为他们这些“实验品”
本就对此一无所知,就算出现苏浅这种应该被销毁的意外,他也不可能记起任何与“学校”
有关的确切信息。
也正是明白了“学校”
的恐怖,苏浅才知道自己身上连学校医务室那些白大褂都无法解决的怪病,根本不可能在普通的医院得到治疗。
苏浅能做的,只是竭尽可能寻找提高心率的机会。
于是,各种恐怖小说、恐怖电影以及恐怖游戏就成了苏浅治病的“药”
。
一开始还有些许效果,但没多久就变得效果甚微,连苏浅自己都成了业余的恐怖小说创作者,心率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倒是因为写的恐怖小说代入感极强而收获了许多读者,还通过偶然接触到的出版渠道赚取到一些钱,不需要再由养父养母提供生活费。
写作成为兴趣之后,苏浅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创作,总是随身携带贴满便签的厚笔记本,里面是对各种恐怖故事的分析,还有苏浅为自己小说准备的大纲。
笔记本里被苏浅画上了一个个格子,大小不一的格子里都是苏浅认为十分重要的设定,比如“恐怖世界背景”
和“鬼怪档案”
。
这些设定明明只是苏浅生活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习惯!
可之前苏浅翻开手中厚皮书的时候,却发现空白的书页上竟然缓缓出现了熟悉且微妙的设定分格!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