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10章(第1页)

崔燮痛快地答应了:“我就在屋里躺着,什么都不干不就行了?源叔你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他们在这里安顿好,也就该考虑找先生读书的问题了。

前些日子在客栈光忙着搞谍报工作,根本没时间摸书,得趁这几天把原身的字仿一仿,还得把入门的基础课都看一遍——虽说看过不等于能懂,至少脑子里有个PDF,万一有人考起来可以照着读。

崔源不甚放心地看了他一眼,出去套车了。

不一会儿外头大门“轧轧轧”

地响了几声,崔燮以为他们走了,把头伸出窗外看了一眼,不想崔源又从二门进来,站在院门口喊道:“我请了隔壁赵员外家人帮忙看门首,天黑就回来,少爷好好歇着,也别看书看得太晚。”

崔燮连连保证自己哪儿都不去,老老实实地把头缩回了屋子里。

又过了一会儿,大门被人从外面“砰”

地关上,这间小院才彻底清静下来。

他找原身从小用的书箱子,坐在床边脚踏上慢慢翻看,还真找出一摞原身抄的字纸,打眼就看见一句“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

他记得《大学》里有一句“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那么这摞抄的八成就是《大学》了。

内容也看不懂,他就仔细看了一下字体。

写的是颜体,可能是原身年纪尚小,字还写不出什么筋骨,但字体丰腴,排列整齐紧密,算是不错,也并不难仿。

那堆抄写的字纸底下,却是一套半新的《四书章句集注》,一套八成新的五经原文,再往下是略旧的《三》《百》《千》《神童诗》《时古对类》……还有一本翻得极旧的《孝经》,边上密密麻麻地用小字作了注。

看来这孩子的工夫都花在孝经上了,难怪学习进度让刘师爷鄙视呢。

但是原身既然爱读它,他也得往脑子里印一遍,要是万一有人要拿这个考他,也能开PDF作弊。

崔燮抿了抿唇,把剩下的书摆好,翻开《孝经》一字一行地看了下去。

他看过的书页在脑内生成PDF,一页接一页地向下拉长,并不像他之前想的那样,每看一页就生成一份独立文件。

他的眼睛和大脑就像扫描仪一样:若是看得清楚仔细,脑海里的文件就印得清楚;若是走马观花地扫视,文字就有深有浅,他没认真看过的部分就会模糊、缺字,甚至整个文字都不可辨识。

但只要认真地重看一遍,清晰版的文字又会覆盖原来模糊的部分。

把整本书翻阅到头后,文档就自动命名为《孝经正义》,化成PDF图标,静静地躺进了硬盘里。

上次写的那张酒方子和崔源写给谢千户的信都排在这本书前面,却没个正经名字,而是用文档内容的前几个字命名。

这些文档的命名规矩跟WORD一样吗?能删掉吗?别回来随便看个字就生成PDF,白占内存空间吧?

他舍不得删掉那么长一卷孝经,就试着点住烧酒方子,集中精力把它拖到硬盘外,果然就在空中碎成粉末消失了!

而且这些文档的生成也有规律:如果连着翻页看下去,就会生成连续的文档;如果看了一页或是几行字之后就闭上眼,这几个字也会生成独立文档,自动存入硬盘。

这也比WIN10差不了多少嘛。

他自得其乐地想着:虽然看书会生成碎片,有点乱,但只要及时清删就好。

将来把那几箱书慢慢刻进硬盘里,什么时候用到就按着名字打开,说不定还能冒充个过目不忘的天才呢。

第9章

崔燮试验够了硬盘的功能,就重新打开《孝经》,对照手边的印本查缺补漏。

看着看着,他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这些字他都认识!

而且看着竖版的、写满小字注释的书,他居然一点不觉得别扭,读书的速度几乎比从前看横版的简体中文印刷文字时慢不了多少!

他穿越之前很少看繁体字,竖版书更是连翻都懒得翻的,怎么忽然看得这么顺畅了?这难道就是身体本能,虽然换了灵魂,可该识的字都还认得?

那背过的书呢?

崔燮有点期待,关上PDF,先回忆刚刚看过的大字内容:开宗明义章第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