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魏晋时期,没有包子这种说法,只有馒头和面起饼。
馒头多为民间的混称,面起饼则是祭祀太庙时的官方用词。
卫玠也是适应了好久,才渐渐融入了这个明明是一样的东西,叫法却千奇百怪的华夏。
“十字仓馒头?”七娘.吃货的注意力,立刻就被这个新颖的名词吸引了过去。
“就是表面裂成十字纹,外形做的很像谷仓的面起饼。
羊肉馅的,羊脂融化后会流出浓郁的奶香灌汤,口感嫩滑,味道醇厚,回味无穷。
大伯母的祖父何司徒你知道吗?就是蒸饼不坼十字而不食的那个何司徒。
”
“我知道他。
”七娘忙不迭的点头,一张鼓鼓的小脸,更像是苹果了,“阿娘说什么,呃,阿桃,阿娘怎么说的来着?”
七娘身边的几个婢子选的都是能识文断字的,据说繁昌公主想要从小培养自己女儿的才女气质。
可惜,吃货七娘不懂她娘的一片苦心,非要给婢子起一听就很有食欲的名字,阿桃、阿杏、阿汤、阿饼。
阿桃是个有一双桃花眼的侍女,上前盈盈一拜,说话的声音里都仿佛带着桃子的香甜之气:“回七娘子的话,公主殿下说:厨膳滋味,过于王者。
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
(引自《晋书》)意思是说……”
“后面的我知道。
”七娘赶忙打断了阿桃的话,想要努力在弟弟面前树立一个聪慧的大姐姐形象,“那些话的意思呢,就是说当年我皇外祖(晋武帝)宴请群臣,何司徒却看不上宫中御膳,皇外祖不仅没有生气,还允许他自带。
他每天仅吃食用度就超过,呃,超过好多斤。
”
七娘冥思苦想,也还是没能把她娘的全部用词都准确学来,不过已经很努力了。
“是万金,我猜。
”卫玠给七娘提词,他不是完全听不懂文言文,毕竟有大环境的熏陶,他偶尔也是能摸清一些古人说话的套路的,“阿钱的十字仓馒头,学的就是大伯母从何家带来的面食食谱,厉害吧?”
“厉害!
”
然后,七娘就欢欢喜喜的被阿桃和阿钱一起带到一旁吃很厉害的饼去了。
卫玠则终于有了空间与拓跋六修……大眼瞪小眼。
“好久不见。
”卫玠小幅度的蠕动唇瓣,声音很低,但他相信六修能懂,“我是卫玠,你知道的吧?”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