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五行志》:广德元年(763年),秋,虸蚄食苗,关西尤甚,米斗千钱。
《新志》同。
《旧纪》:广德二年九月,自七月大雨未止,京城米斗值一千文。
蝗食田。
又云:是秋,蝗食田殆尽,关辅尤甚,米斗千钱。
《新书·五行志》:广德二年(764年),秋,关辅饥,米斗千钱。
又云:秋,蝗,关辅尤甚,米斗千钱。
《通鉴》则总书于是岁九月,曰:关中虫蝗霖雨,米斗千余钱。
《旧纪》:永泰元年三月,岁饥,米斗千钱。
诸谷皆贵。
又云:是春大旱,京师米贵,斛至万钱。
《新书·五行志》云:永泰元年(765年),饥,京师米斗千钱。
《通鉴》云:是春不雨,米斗千钱。
《旧纪》又云:七月,庚子,雨。
时久旱,京师米斗一千四百,他谷食称是。
观此及永泰元年(765年)之文,而知凡言米贵者,诸谷必皆贵矣。
《旧纪》又云:大历四年八月,自夏四月连雨至此月,京城米斗八百文,官出米二万石,减估而粜,以惠贫民。
《天文志》《五行志》略同。
《纪》又云:五年七月,京师斗米千文。
《天文志》亦同:《纪》六年(771年)云:是岁春旱,米斛至万钱。
《食货志》:建中初,自兵兴已来,凶荒相属,京师米斛万钱,官厨无兼时之食。
百姓在畿甸者,拔谷按穗,以供禁军。
《本纪》:贞元元年二月,河南、河北饥,米斗千钱。
《新书·五行志》:是年春,大饥,东都、河南、河北米斗千钱,死者相枕。
《旧纪》言是月丙寅朔,遣工部尚书贾耽、侍郎刘太真分往东都、两河宣慰,盖即为是?《旧纪》以河南苞东都,《新志》则析言之也。
《新书·李晟传》:晟言李怀光不可赦云:“今河中米斗五百,刍藁且尽,人饥死墙壁间。”
《通鉴》系其事于是年四月,则河中屯兵虽多,战事迫在眉睫,米价犹仅半于河南北矣。
《旧纪》:贞元二年五月丙申,自癸巳大雨,至于兹日。
饥民俟夏麦将登,又此霖澍,人心甚恐,米斗复千钱。
《新书·五行志》亦云:是年五月,麦将登而雨霖,米斗千钱。
观《旧书》之文,则自此以前,西都米价,已尝升至千钱矣。
《旧书·张孝忠传》云:贞元二年(786年),河北蝗旱,米斗一千五百文;复大兵之后,民无蓄积;饥殍相枕。
孝忠所食,豆而已。
则是岁河北米价,又较元年(785年)春间为贵也。
《通鉴》:贞元三年七月,上复问李泌以府兵之策。
对曰:“今岁征关东卒戍京西者十七万人,计岁食粟二百四万斛。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