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么……”
祝缨凑了过去,附耳道:“你又不比别人少二两脑子。
没经验,就从现在开始留意,总有能用到的时候。
东宫未定,我想先定个太子,选一个亲娘能干的,太子的母亲就是皇后。
愿意做新皇后的老师、智囊吗?
皇帝看着不像长寿的样儿,为国家计,我得选个合适的人接手,免得国家乱了。
我懒得管后宫。
你要是顾虑到有家有业子孙掣肘,不愿意到前朝来,那就先在后宫。
如何?”
岳妙君呆若木鸡。
祝缨又仰了回去:“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她静静地等着,岳妙君没有呆很久,也坐正了,严肃地看着祝缨:“您这想法有些出格。”
祝缨道:“我什么时候在格子里呆过?”
岳妙君抿紧了唇。
祝缨道:“反正,就是预备着。
他要能长命百岁最好,再不几天,人才陆续可用,咱们都能放心。
您就当给自己再找点事做,免得在家中枯坐无趣。
否则就能免去又一场动荡,咱们这就是大功德。
你读书,也知道的,他要是短命对天下不是件好事。
我时间紧,还有许多事做,你得快些给我个答案,我好安排接下来的事。
你们家别人的眼光,我不大信得过。”
岳妙君不由自主地道:“好。”
祝缨道:“那你看哪个像样?孩子嘛,都说三岁看八十,其实呢,最后长成什么样真不好说。
大人不一样,性子已经能够看出来。
您常在宫里走,哪个?”
岳妙君凑了过去,轻声说了一个名字。
祝缨道:“好。”
岳妙君轻叹一声:“其实,有时候母亲也做不得准的。
譬如严昭仪,我后来倒见过一她一面。
她说,‘我是那么的小心,从小教他谨慎,出了自己的地方,别人给的一口水也不喝,一粒米也不吃。
他怎么会干出那样的事情?’
她也尽力教孩子了,孩子长成这个样子,也是出人意料。”
“她那小聪明,不提也罢。
我想你总不会只教这些东西的。”
岳妙君点了点头。
祝缨道:“二郎……出孝了,职位也该升一升了。
我调他去鸿胪,如今西、北都有事,鸿胪也不闲着,他也能历练一二。”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