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兰亭》、《金
谷》悉觞咏於一时,下及汉上题襟、松陵倡和。
《丹阳集》惟录乡人,《箧中集》则附登乃弟。
虽去取佥孚众议,而履霜有渐,已为诗社标榜之先驱。
其声气攀援,甚於别集。
要之,浮华易歇,公论终明,岿然而独存者,《文选》、《玉台新咏》以下数十家耳。
诗文评之作,著於齐梁。
观同一八病四声也。
锺嵘以求誉不遂,巧致讥排;刘勰以知遇独深,继为推阐。
词场恩怨,亘古如斯。
冷斋曲附乎豫章,石林隐排乎元祐。
党人馀衅,报及文章,又其己事矣。
固宜别白存之,各核其实。
至於倚声末技,分派诗歌,其间周、柳、苏、辛,亦递争轨辙。
然其得其失,不足重轻。
姑附存以备一格而已。
大
抵门户构争之见,莫甚於讲学,而论文次之。
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
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未有乱及**者。
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
文人词翰,所争者名誉而已,与朝廷无预,故其患小也。
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严嵩为察相,而以杀杨继盛为稍过当。
岂其扪心清夜,果自谓然?亦朋党既分,势不两立,故决裂名教而不辞耳。
至钱谦益《列朝诗集》,更颠倒贤奸,彝良泯绝。
其贻害人心风俗者,又岂鲜哉!
今扫除畛域,一准至公。
明以来诸派之中,各取其所长,而不回护其所短。
盖有世道之防焉,不仅为文体计也。
(本章完)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