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分类特点》

第81章(第3页)

通国有大志,尝结北方之豪韩玉举事,未得要领。

绍兴初,玉挈家而南,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

其兄璘在北,亦与通国善。

癸未九月,以扇寄玉诗。

都督张魏公见诗,甲申春,遗信往大梁,讽璘、通国等。

至亳州,为逻者所获,通国、璘等三百馀口同日遇害”

此又一韩玉也,其人由金而入宋。

考集中有张魏公生旦、上辛幼安,生日自广中出过庐陵赠歌姬段云卿《水调歌头》三首,广东与康伯可《感皇恩》一首,则是集为归宋后所编。

故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东浦词》一卷著於录也。

毛晋刻其词入宋六十家词,又诋其虽与康与之、辛弃疾唱和,相去不止苎萝、无盐。

今观其词,虽庆贺诸篇不免俗滥,晋所摘“且坐令中”

二句亦体近北曲,诚非佳制。

然宋人词内此类至多,何独刻责於玉。

且集中如《感皇恩》、

《减字木兰花》、《贺新郎》诸作,未尝不凄清宛转,何独摈置不道,而独纠其“冤家何处”

二语。

盖明人一代之积习,无不重南而轻北,内宋而外金。

晋直以畛域之见,曲相排诋,非真出於公论也。

又鄙薄既深,校雠弥略。

如《水调歌头》第二首前阕“容饰尚中州”

句,“饰”

字讹为“饬”

字。

《曲江秋》前阕“凄凉飏舟”

句本无遗脱,乃於“飏”

字下加一方空。

后阕“萧然伤”

句“伤”

字下当脱一字,乃反不以方空记之。

《一翦梅》前阕“只怨闲纵绣鞍尘”

句,“怨”

字据谱不宜仄。

《上西平调》即“金人捧露盘”

,前阕“暗惜双雪”

句,“惜”

字据谱亦不宜仄。

后阕“不知早”

句,“早”

字下据谱尚脱一字。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