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序翻译》

第83章(第2页)

王明清《挥麈录》载曾布所作《冯燕歌》,已渐成套数,与《词律》殊途。

沿及金、元,此风渐盛。

其初被以弦索,其后遂象以衣冠。

其初不过四折,其后乃动至数十出。

大旨亦主於叙述善恶,指陈法戒,使妇人孺子皆足以观感而奋兴,於世教实多所裨益。

虽迨其末派,矜冶荡而侈风流。

辗转波颓,或所不免。

譬如《国风》好色,降而为《玉台》、《香奁》。

不可因是而罪诗,亦不可因是而废诗也。

惟是当时旧谱,今悉无传。

陶宗仪《辍耕录》虽具载其目,而不著其词。

近代所行《北九宫谱》、《南九宫谱》,亦以意编排,颇多舛谬。

乃特命詹事王弈清等,考寻旧调,勒著是编。

使倚声者知别宫商,赴节者咸谐律吕。

用以铺陈古迹,感动人心。

流芳遗臭之踪,聆音者毕解;福善祸淫之理,触目者易明。

大圣人阐扬风化,开导愚蒙,委曲周详,无往不随事立教者,此亦一端矣。

岂徒斤斤於红牙翠管之间哉!

(以上曲谱。

△《中原音韵》二卷(内府藏本)

元周德清撰。

德清字挺斋,高安人。

是书成於泰定甲子,原本不分卷帙。

考其《中原音韵》起例以下,即列诸部字数。

正语作词起例以下,即列作词诸法。

盖前为韵书,后为附论,畛域显然。

今据此釐为二卷,以便省览。

其音韵之例,以平声分为阴阳,以入声配隶三声,分为十九部。

一曰东、锺,二曰江、阳,三曰支、思,四曰齐、微,五曰鱼、模,六曰皆、来,七曰真、文,八曰寒、山,九曰桓、欢,十曰先、天,十一曰萧、豪,十二曰歌、戈,十三曰家、麻,十四曰车、遮,十五曰庚、青,十六曰尤、侯。

十七曰侵、寻,十八曰监、咸,十九曰廉、纤。

盖全为北曲而作。

考齐、梁以前,平、上、去无别。

至唐时,如元稹诸人作长律,尚有遗风。

惟入声则各自为部,不叶三声。

然如《檀弓》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注谓文子名木,缓读之则为弥牟。

又古乐府《江南曲》以“鱼戏莲叶北”

韵“鱼戏莲叶西”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