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总序翻译》

第84章(第3页)

△《张小山小令》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元张可久撰。

可久字仲远,号小山,庆元人。

尝仕为路吏,转首领。

李开先谓如今税课局大使之职。

盖终於下僚者也,当时以词曲擅场,其集久而失传。

明初宋濂得其词半册於礼贤馆,后方孝孺又购得抄本一帙以示濂。

乃参互校正,分为上下卷,镂版行世。

盖仅就二人所见,编次成书。

其实可久所作不止於是也。

自五代至宋,诗降而为词。

自宋至元,词降而为曲。

文人学士,往往以是擅长。

如关汉卿、马致远、郑德辉、宫大用之类,皆藉以知名於世。

可谓敝精神於无用。

然其抒情写景,亦时能得乐府之遗。

小道可观,遂亦不能尽废。

可久之词。

太和正音称其如瑶天笙鹤,既清且新,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气。

又谓其如披太华之天风,招蓬莱之海月。

今观所作,遣词命意,实能脱其尘蹊。

故虽非文章之正轨,附存其目,以见一代风尚之所在焉。

△《碧山乐府》五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王九思撰。

九思有《渼陂集》,已著录。

此其所作杂曲小令也。

自宋赵彦肃以句字配协律吕,遂有曲谱。

至元代如骤雨打新荷之类,则愈出愈新。

不拘字数,填以工尺。

俗传仅知有正宫、越调为南北曲之分,而相带、相犯之妙,填词家又不知度曲四声别有去作平,上作平之例。

故论其体格,於文章为最下,而入格乃复至

难。

九思酷好音律,尝倾赀购乐工,学琵琶,得其神解。

是编所录,大半依弦索越调而带犯之,合拍颇善。

又明人小令多以艳丽擅长,九思独叙事抒情。

宛转妥协,不失元人遗意。

其於填曲之四声,杂以带字,不失尺寸。

有谓声音文字兼擅其胜。

然以士大夫而殚力於此,与伶官歌妓较短长,虽穷极窈眇,是亦不可以已乎。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