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玉屑》载赵庚夫题《茶山集》曰:“清於月白初三夜,淡似汤烹第一泉。
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一灯传。”
其句律渊源固灼然可考也。
又游跋几《奏议稿》曰:“绍兴末,先生居会稽禹迹精舍。
某自敕局归,无三日不进见。
见必闻忧国之言。
先生时年过七十,聚族百口,未尝以为忧。
忧国而已。”
据此,
则几之一饭不忘君,殆与杜甫之忠爱等。
故发之文章,具有根柢,不当仅以诗人目之,求诸字句间矣。
墓志称有文集三十卷、《易释象》五卷。
《易释象》已不传。
文集则《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均作十五卷。
是当时已佚其半。
自明以来,并十五卷亦佚,仅仅散见各书,偶存一二。
兹从《永乐**》中搜采编辑,勒为八卷。
凡得古今体五百五十八首。
虽不足尽几之长,然较刘克庄《后村诗话》所记九百一十篇之数,所佚者不过三百五十二篇耳。
残膏剩馥,要足沾丐无穷也。
△《雪溪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王铚撰。
铚有《侍儿小名录补遗》,已著录。
是编乃其诗集。
陈振孙《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并作八卷。
此本仅五卷。
考《墨庄漫录》载铚所作《王文孺臞菴》诗一首,又《山村诗》一首。
《越咏》载铚所作《云门寺》诗一首。
今皆不见於集中。
知今世所传,已佚其三卷,非完帙矣。
铚诗格近温、李。
王士祯《居易录》诋其诗不甚工,而独称其附载庐山僧可和诗一篇。
似非笃论。
惟铚以博洽名,乃集中《白头吟序》不引《西京杂记》,而引吴兢《乐府解题》,已迷其本。
(案《西京杂记》虽伪书,然
在吴兢之前,即兢说所自出。
)又称《宋志》载文君诗云云,不知《宋书乐志》《白头吟》实作古词,不作文君。
此亦千虑之一失,信乎考证之难也。
△《芦川归来集》十卷、《附录》一卷(永乐**本)
宋张元幹撰。
(第6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