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仔《渔隐丛话》述师道自矜语,谓於词不减秦七、黄九。
今观其《渔家傲》词有云:“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后无强敌”
云云。
自负良为不浅。
然师道诗冥心孤诣,自是北宋巨擘。
至强回笔端,倚声度曲,则非所擅长。
如《赠晁补之舞鬟》之类,殊不多见。
其诗话谓曾子开、秦少游诗如词,而不自知词如诗。
盖人各有能有不能,固不必事事第一也。
△《哄堂词》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卢炳撰。
炳字叔阳,其履贯未详,时代亦无可考。
陈振孙《书录解题》列词集九十二家,而总注其后曰:“自南唐二主词以下,皆长沙书坊所刻,号百家词。
其最末一家为郭应祥,振孙称嘉定间人。
则诸人皆在宁宗以前,炳词次序尚在侯寘词后。”
寘,绍兴中知建康,则炳亦南渡后人。
集中有“庚戌正月”
字。
庚戌为建炎四年,故集中诸词,多用周邦彦韵,其时代適相接也。
其集《书录解题》本作《哄堂词》。
毛晋刊本则作烘堂。
案唐赵璘《因话录》,御史院合座俱笑,谓之哄堂。
炳盖谦言博笑,故以为名。
若作烘堂,於义无取。
知晋所刊为误。
炳盖尝仕州县,故多同官倡和之词。
然其同官无一知名士,其颂祝诸作,亦俱庸下。
至於《武陵春》之以老叶头,《水龙吟》之以斗、奏叶表,《清平乐》之以皱叶好、笑,虽古韵本通,而词家无用古韵之例,亦为破格。
他若《贺新郎》之“问天公底事教幽独,待拉向锦屏曲。
玉团儿之把不定红生脸肉,蓦山溪之鞭宝马,闹竿随,簇著花藤轿。”
皆鄙俚不文,有乖雅调。
惟咏物诸作,尚细腻熨贴,间有可观耳。
△《近体乐府》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宋周必大撰。
必大有《玉堂杂记》,已著录。
此编凡词十二阕,已编入《文忠集》中。
此卷乃毛晋摘录之本,刻於六十家词中者也。
题下所注甲子,其可数者自丁亥至庚寅,大约不出四岁中所作。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