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四库全书简介》

第12章(第5页)

其东林书院存於无锡,又为明季讲授之宗。

本不以文章见重,而笃实质朴,要不失为儒者之言。

旧版散佚,明弘治壬戌,将乐知县李熙重刊,并为十六卷。

后常州东林书院刊本,分为三十六卷。

宜兴刊本,又并为三十五卷。

万历辛卯,将乐知县林熙春重刊,定为四十二卷。

此本为顺治庚寅时裔孙令闻所刊,其卷帙一仍熙春之旧云。

(案时卒於高宗建炎四年。

其入南宋日浅,故旧皆系之北宋末。

然南宋一代之儒风,与一代之朝论,实皆传时之绪馀。

故编录南宋诸集,冠以宗泽,著其说不用而偏安之局遂成。

次之以时,著其说一行而讲学之风遂炽。

观於二集以考验当年之时势,可以见世变之大凡矣。

△《梁溪集》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宋李纲撰。

纲有《建炎时政记》,已著录。

是集首载宋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陈俊卿序,谓纲少子秀之裒集其表章奏劄八十卷,而诗文不与焉。

晁公武《读书志》则作一百五十卷。

陈振孙《书录解题》则作一百二十卷。

盖后人续以诗文合编,互有分并,已非复秀之之旧本。

此本赋四卷、诗二十八卷、杂文一百三十八卷,而以《靖康传信录》三卷、《建炎进退志》四卷、《建炎时政记》三卷,俱编入集中。

又以年谱、行状之类六卷附焉。

与晁、陈二家所录均为不合,又非宋本之旧矣。

纲人品经济,炳然史册,固不待言。

即以其诗文而言,亦雄深雅健,磊落光明,非寻常文士所及。

徒以喜谈佛理,故南宋诸儒不肯称之。

然如颜真卿精忠劲节,与日月争光,固不能以书《西京多宝塔碑》、作《抚州麻姑坛记》,遂减其文章之价也。

集中有《补宋璟梅花赋》,自序谓璟赋已佚,拟而作之,其文甚明。

元刘埙《隐居通议》所载璟赋二篇,皆属伪本。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乃称得元鲜于枢手书璟赋,急录传之,枢之真迹旋毁。

核其文句,大抵点窜纲赋,十同七八,其为依托显然。

然亦见纲之赋格,置於唐人之中,可以乱真矣。

△《初寮集》八卷(永乐**本)

宋王安中撰。

安中字履道,中山曲阳人。

登进士第。

累擢尚书左丞,出知燕山府。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