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记得领旨而去的那个背影,也记得当时李文浩的那句话。
“位卑未敢忘忧国!
朕果然没有看错他!”
“恭喜陛下得一良臣!”
翌日。
朝会。
“陛下,臣有本要奏!”
赵平安一脸悲痛,跪在大殿内,高举一封奏书。
“洛河转运使李文浩,目无王法,草菅人命!”
“在洛河仓五万石赈灾粮食中,参杂石沙,中饱私囊,灾民群情激愤,揭竿而起!”
“什么?!”
文媚娘昨日刚刚略有安慰的心,此刻愤怒到了极点。
“赵尚书,卿所言可属实?”
“句句属实!”
赵平安声泪俱下,“请陛下准许臣带人证物证入殿。”
“准!”
一筐大米被抬进了大殿,一同进来的,还有两名衣衫佝偻的书生。
“学生叩见陛下!”
“学生来扬州书院的秀才,扬州饥荒,民不聊生,朝廷发放的粮食,上好的大米中却参杂了许多石沙,难以下咽......”
“陛下,臣已查明,两位扬州秀才所言,句句属实!”
“请陛下降罪!”
赵平安的话,在朝堂中惊起滔天巨浪。
“岂有此理!”
文媚娘也是气的七窍生烟。
亏她昨日还夸了李文浩几句,真是瞎了眼!
五万石粮食,百姓的救命粮,全被李文浩这么给糟蹋了!
怪不得这人,自打从洛河仓出发时上了一份奏折,之后再无消息。
一个小小的探花郎,贪起来比朝廷里的尚书还狠!
“立刻传朕口谕,革除李文浩一切职务,入朝治罪!”
圣旨很快执行下去,众臣幸灾乐祸。
“五万石啊!”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