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对不是瞧不起他,这个称呼完全是出于尊敬与亲昵。
对,是出于尊敬与亲昵。
再怎么说,老师都学富五车。
不管是汉文还是古文,他都能轻松浏览,连一点无聊小事都记得一清二楚。
老师原本念的是理科,熟知某某力学,对天文气象造诣也极深。
不仅如此,他还善唱歌谣曲,也会去观赏少女歌剧,而且老师的集中力异样发达。
老师一旦集中起来,就看不见也听不见其他东西。
不管是在街上、深夜还是守灵会上,只要有了新发现,或是灵光一闪,他都会怪叫一通,兴奋无比。
不不不。
恕我重申,我不是在诋毁,这是称赞。
老师很厉害。
厉害是厉害,但这是两码子事。
我对老师的学术贡献及才能的评价,和对与老师的共同回忆的愤怒,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我与老师结识,是太平洋战争开始前,所以前前后后应该有十二三年了。
当时我才十八岁左右。
说到十八岁,是纯洁无垢的青年时期。
而我竟在这样的节骨眼碰上了那样一个人,实在倒运。
当时我是个泥水匠。
明明是个泥水匠——虽然这样说很怪,而且有职业歧视之嫌——我却具备极为旺盛的向学心。
我家境贫困,当然无力上学,但我努力自修,拼命念书。
虽然勤奋向学,但毕竟是自修,说穿了就是将微薄的零用钱全数拿去买书来读这点程度而已。
而且因为买不起太多书,只能再三反复研读,读到书都起毛了。
所以当时读到的书,内容记忆异样地鲜明。
其中特别令我着迷的,是用光了我压箱底的九十元买到的柳田国男[1]老师的《传说》这本新书。
读到开头提到“传说”一词成为通用的日语,只是近几年的事而已,我异常兴奋起来。
书上说,过去“传说”这个词,在口语中并不普遍,而且是以更广泛的意义被使用。
但约莫四十年以前,高木敏雄[2]老师与他的朋友们想到以“传说”一词作为相当于德语sage、法语lgende的词汇,此后便流传开来,逐渐以现今的意义固定下来。
语言这东西自我们出生时便存在,换句话说,对于一介个人而言,形同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于这个世上的东西。
一般人是不是都这么想呢?
然而……
读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凡百事物都有个起源。
我了解到不管是什么,都一定有个创造者。
所以我大为兴奋,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一读再读。
结果……我迷上传说了。
这么一想,好像有点偏离我兴奋的理由,可能我原本就极端喜爱妖怪,只是潜在的资质被触发罢了。
不管怎么样,我感兴趣的对象,集中到传说、民间故事、口头传承及妖怪这类事物上面了。
我在自己所能的范围内阅读相关资料,向人讨教。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