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连贴身的婢儿也是好手。
他这时早已看清那两个婢儿的行路方式,她们虽有襦裙遮掩,但在行云流水般的走动之时,隐隐露出一双绣花船鞋,竟是脚尖着地!
诡异甚深,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刘浓强压心中忐忑,打定了主意,接回了娘亲,便远离西楼。
随着二婢转进了内楼,楼内逢着阳光之处有一排雅室,正中间的雅室门边,站着两名青衣作肃立状。
到了!
到得此地,嫣醉一直嬉笑着的脸绷紧了,规规矩矩的走入门内。
刘浓静候在外,听得两个婢儿正在禀报。
“嗯,请他进来!”
一个声音飘摇而出,丝丝缕缕直往人深心里钻。
这声音不甜不腻,不温不软,说它中正平和,太过严肃;说它清伶如水,太过幽冷;仿似无情,又生万种思绪,只得一遍轻拂,便让人深深的铭记,再不能忘,亦再不敢忘。
夜拂出来说道:“小郎君,小娘子请你进去!”
“是!”
刘浓再次正了正冠,一拂下摆,脱了木屐,踏入门内。
目不斜视,白袜衔着软席上朵朵碗大的蔷薇,静默而行。
“娘亲!”
“虎头……”
刚刚在夜拂的引领下转过百花屏风,便看见自家娘亲站在屏风后面翘首张望。
刘浓的母亲是个婢儿,无姓,生了刘浓后便随夫,小名敛浓。
约模二十三四岁年纪,个子适中,细眉丹目,风姿灼灼,只是在那张细瓜的脸上,显露着病态的苍白。
不过就算在病中,也是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
要不然,以刘伶那一米四五的身高,面相奇丑的血统,怎能得有刘浓这样小壁人般的孙儿。
刘浓未见她之前,一直悬着一颗心,此时终于落下。
又见她脸色虽然仍旧苍白,但相比往日已是大有起色,心中焦虑转为欣喜,几个疾步行到近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声说道:“娘亲,孩儿不孝,彻夜未归,对娘亲照顾不周,惹娘亲担忧,还请娘亲责罚。”
“虎头……”
刘氏一把揽住刘浓,颗颗晶莹的泪珠,忍不住的滚落,尽数滴在了刘浓的脸上。
刘浓心中既是温暖,又有些许尴尬,毕竟他后世的灵魂比这娘亲都还要大,没有彻底融入以前,多少有些不适。
刘氏掏出兰花丝帕抹了眼角,又把刘浓脸上也抹尽,说道:“我儿,快来谢过杨家小娘子,是她替为娘施以针术,我的病情才得以缓解。
而且,若不是她……”
说到这里,她语音一顿,停住了话头。
刘浓从她怀里起身,只见在矮案之后,又起了一扇屏风。
屏风一边侧立着嫣醉与夜拂,另一边则又是两个没有见过的美丽小婢儿,她们都双手端叠在腰间,垂首,低敛着眉,沉声静气。
东墙之窗透进如缕如束的阳光,射到了矮案上,案上置着燕踏兰花熏香炉,冒出寥寥清香,清香绕着屏风。
房间里极静。
那个杨家小娘子,应该就在屏风之后。
此乃女子内室,她又是救母的恩人,刘浓不便细看,跪坐于地,朝着那屏风深深一个稽首,以额抵着手背,朗声道:“见过杨小娘子,谢过小娘子施以援手之恩,刘浓感激不尽!”
百花屏后跪坐着的影子,缓缓欠身还礼,淡声道:“刘小郎君勿用多礼,汝母亲身子虚弱,近日又忧思过度,是以染病。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