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
对于大家来说。
李时珍似乎并没有《徐霞客游记》这么好运。
《本草纲目》就要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当中。
“徐霞客要不是没有这个私生子,恐怕徐霞客游记我们也见不到。”
“是啊,有一些讽刺的是,当时李寄明明想回到徐家,但却被拒绝。”
“这个怎么说呢,毕竟是私生子,而且徐家当时也是富商,正房一般也不会允许这样的私生子回来。”
不少人喃喃自语。
可是。
越是这么说。
众人越是可惜《本草纲目》的失传。
“江宁老师,难道本草纲目就此失传了吗?”
一众学子,仍是有一些不甘心的问道。
“我可没说。”
“啊……”
众人一愣,这才反应过来:“江宁老师,原来您刚才一直都在忽悠我们啊。”
这一说。
众人恍然大悟。
如果真就失传了。
那讲李时珍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没有这么一部伟大的书籍,恐怕李时珍也会默默无闻吧。
“江宁老师,不带这样上课的。”
“是啊,江宁老师,刚才您这一说,搞得我们都要哭了。”
“江宁老师,您现在可是在大学讲课,要严肃一点。”
众人哭笑不得。
江宁摊了摊手,说道:“其实呢,我也没有忽悠大家。
之前说的这一些,我只是想告诉各位同学。
一部书籍要想传承下来,他有多么的困难。
徐霞客游记能够流传下来,都是经历如此的复杂。
更不用说,比之徐霞客游记更为复杂的作品,他要想传下来,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所以,对于一众能够经历几百上千年传承下来的经典,我们一定得善待。”
这也是江宁为什么要讲“李寄”
的原因。
这同样也是江宁所讲第三集课的原因之一。
……
“我们继续回到李时珍,回到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万字,还有几千幅本草图片。
他对于印刷,出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时本土最大的书商考虑到经济价值,拒绝了本草纲目的出版。
(第1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