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投降的齐军所言,这具尸体是齐国司空,张伯渊的尸身。”
统领见赵桓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老人的尸身的,于是出言提醒道。
“原来是他。”
赵桓微微颔首道。
“陛下认得此人?”
“未曾谋面。”
赵桓蹲下身子,仔细端详起这位为齐国呕心沥血的忠臣,“不过他的事迹朕多有耳闻,是位不可多得的忠臣!
本想能见上一面,可惜了......”
靠着鸿骑卫源源不断的情报,赵桓自然得知了这位齐国司空的所作所为,不论其做得是否有用,也不论其身为赵桓的敌人,光是能在危难之时陪伴萧妙淽不离不弃,就足以见其忠心。
“如此贤良忠臣不该曝尸,让他的家人来为其收尸吧。
丧葬规格就按其生前官职来定,朕还要为其亲自刻书,以彰显其忠烈!”
说罢,赵桓伸出手帮张伯渊合上了他那双不愿闭合的双眼。
“遵命!”
赵桓此举既有对张伯渊这样忠臣逝去的惋惜,也有几分笼络人心之意。
现在齐国上层被大周一扫而空,需要立起一个精神图腾来抚平齐国百姓在战乱中受到的创伤,同时也为他们能减少他们对于融入大周,成为大周子民的抵触心理。
统领对于赵桓的吩咐不敢怠慢,很快便寻到了张伯渊的家人,他们虽然靠着张伯渊的权势在齐国也有一定地位,不过却并未像其他人一样扶老携幼逃离邺城,而是遵循张伯渊的命令,选择留在邺城与齐国共存亡。
另一件事办的也极为顺利,一名大周士兵在太庙附近“无意”
间发现了一具被烧成焦炭的尸体,在几名侍奉过萧妙淽的内侍辨认下,确定这正是齐国尊贵无比的皇帝陛下。
如此一来,关于萧妙淽尚在人世的谣言便不攻自破,日后想凭此作乱可就难了。
坐在邺城朝政大殿上,赵桓若有所思。
邺城已然平定,那么接下来就是肃清北方幽州,齐国最后的一点兵力了。
他犹记得高句丽曾表示会派兵支援齐国,可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虽然对高句丽战力存疑,但若是兵势庞大,那也十分令人头疼。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