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樵花了小半年的时候将五州仕人捏到了一块儿,内心未尝没有一些自得。
他是本地长官,新年聚集群僚士绅一贺天子二宣圣意,也是他的责职所在。
起身环顾四周,见人人都望向他,袁樵清清嗓子,道:“去岁丰稔,有诏免租赋。”
都督府所连之在正在减免之列。
群僚、士绅也都高兴,因为一旦收税,也就涉及到了考核。
免了,大家也都轻松。
袁樵接着宣布了下一道消息,却是配合着他之前允许的贡士,乃是桓嶷又下旨,今岁要再开科举。
虽然每次就收个一、二十,架不住积少成多,每年都有,人人心里都有盼头。
当时便有士绅大着胆子稍作打断:“本地久失教化,不知能有几人可以取中。”
袁樵毫不犹豫地道:“天意从来不辜负用心的人。”
士绅们一齐歌颂圣人恩德。
袁樵宣布的第三条比起这两条就比较无趣了,乃是“四夷宾服”
,瞅瞅塞外那一团糟乱的样子,这个四夷宾服未免有水份。
袁樵不以为意,说了注脚,乃是“六部可汗进表称臣”
。
等等!
厅上重又响起一片“嗡嗡”
之声,没听错吧?哪里来的六部可汗呢?
袁樵轻笑。
当然是朝廷册封的!
政事堂里都是老鬼,袁樵这里收集的情报最多,递往京中经过政事堂核实之后,很快就有了对策。
先是,朝廷斥责了左部可汗,而左部叩关未果,旋即遣使解释,请册封。
朝廷知道左部可汗也没有诚意,于是也很没有诚意地派了使者去册封左部可汗。
与此同时,将左部可汗三子册作小可汗。
派出去的使者还是陆文,闲情公子一回生二回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给出了一个令左部可汗瞋目的理由——朝廷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封的你儿子,朝廷一贯的做法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你是大可汗,你儿子不册个小可汗,岂非说我们小气吗?一气给左部可汗封了仨儿子,仨儿子还都不是一个妈生的。
连上另一个左部可汗的侄子,他爹死了,就把他给册成了可汗。
除此之外,又有一个先册了的右部可汗。
加起来正好六个了。
因为给右部可汗面子,没有册他的堂兄弟做可汗,却也给了他堂兄弟一个官——都尉。
都尉这个官单拎出来早就没了,加个前缀也都是勋官一类,也不是什么实际的正经官儿。
然而有一纸任状,便是经朝廷认可的了。
有鱼没鱼洒上一网,先攒出一道缝儿来,能不能弥补得上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
袁樵含笑而立,难得在外面显出平易近人的模样来,却将座下所有人的表情收归眼底。
尤其是尚未征入府内任官,又或者之前不曾赴府请见的人。
若是有一脸迷惑的,便可以不用管他,这样的人脑子不大好使。
若有所思的、心领神会的,就可以记下名字来,以待日后任用。
而自己幕府内的官员,也被他暗中考察,以定升降。
一场宴罢,袁樵已拟定了新的一年第一次调整的名单。
作为方面大员,他在人事上的权利比别的地方官要大得多,一封奏疏上去批复就完了的事儿。
别的地方官上官参奏下属是件不大好说得出的事儿,在都督府由于备战的需要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