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颜上前握住太后的手,太后慈爱的拍了拍,让身边的嬷嬷把相同尺寸的宫装拿了出来,宫女端着衣服,排成一列,供戚颜挑选。
戚颜惊呆了,这么多衣服,每个尺寸都有这么多,太后是准备了多久啊。
太后看着戚颜眼中的惊讶,明白戚颜的惊奇,解释道,“当日收到你阿兄的信,哀家便让人加急准备这些,你选一件当做及笄礼当日的服饰。”
太后身旁的莫嬷嬷补充道,“长公主,太后知道您想请她老人家给您束发,连陛下来看望时都不曾那么高兴过,接着就让人四处打听您的尺寸,可您多年不在京都实在找不到,便吩咐这多做了许多,长公主可明白太后这爱护之心。”
戚颜见状回到一开始站得位子上,跪下行礼,回道,“臣谢太后赏赐,只是这赏赐太过贵重,戚颜担当不起。”
太后让莫嬷嬷扶起戚颜,说道,“傻孩子,什么臣不臣的,那是对外人的说法,你是哀家的孙女,哀家是你的皇祖母,这么客气做什么。”
戚颜拒绝了莫嬷嬷的好意,郑重回复道,“臣如今是戚家家主戚容嫡女,名字上了族谱宗祠,不敢逾矩半分,我朝重视孝道,臣不敢伤了阿爹的心。”
寿安宫中气氛瞬间沉闷,众人都不敢多说一句话,原本祥和的氛围也消失不见。
永安帝被太后宫中的人叫来时就听见了这一句,心中一沉,面上不显,站在寿安宫外静静地听着,不让任何人通报。
太后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便也没在执意,只是对着颜清鸿姐弟二人说道,“这是你们两人的长姐,日后不要有半分的怠慢。”
“是。”
又给戚颜指认,“她叫颜清鸿是你的妹妹如今十五岁,还未及笄,”
说道颜清鸿太后有些担忧,怕戚颜不高兴,赶紧又说道,“这是你弟弟,颜锦安,今年十岁。”
颜清鸿见状拉过一旁的弟弟颜锦安,对戚颜行了一礼道,“清鸿见过阿姐。”
颜锦安不情不愿的也说道,“皇姐安好。”
戚颜回礼,“两位殿下多礼了。”
戚颜想起刚刚太后说道颜清鸿时的停顿,心中并无波澜,自己早知道了不是么,难过过了,就不会再有波动。
寿安宫的气氛也开始缓和,殿外的永安帝也转身回去了,太后注意到殿外永安帝的衣角,她这个儿子孝顺,但是向来的多思的,日后不要后悔的好,她这个做母亲的只能尽力弥补。
太后接着拉过戚颜,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说道,“及笄礼各项事宜可都妥帖,若有需要可派人寻莫嬷嬷,她是我身边的老人了,做事很有分寸。”
说着又拿出一块儿腰牌,“你日后可凭它,自由出入皇宫,无人敢拦。”
戚颜再次起身要谢过被太后拉住,“哀家说过不管如何哀家都是你的皇祖母,你若惦记你阿爹,便叫哀家祖母吧,也不算赚了戚家的便宜。”
戚颜没想到太后能让步到这份上,底下众人尤其是孟贵妃手中的帕子都快捏碎。
戚颜看着太后斑白的头发,眼前人慈爱的目光,心中动摇,缓缓开口道,“祖祖母。”
太后立刻喜笑颜开,眼中都带了些泪光,戚锦当年对她有恩,可到最后她这个太后并没有任何办法救她和阻止她的亲生儿子将当时唯一的孙女过继,她对戚颜始终有一份颜清鸿和颜锦安没有的亲切和慈爱。
“哎,哎!
祖母在呢,你娘亲很好,你很向她,哀家没有女儿,曾几何时哀家是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女儿疼爱的,可物是人非,你及笄礼当日哀家会再送你一份大礼,哀家代替你的母亲替你束发,看你成人,这份礼你可不能拒绝。”
戚颜点头,祖孙两个虽是第一次见,可倒是瞬间亲切起来。
孟贵妃从听到太后要带母亲之责,给戚颜束发带簪时,就一直憋着怒火,一个过继的公主,凭什么风头压过了她的安儿,趁着气氛缓和也开口道,“臣妾看着荣安长公主一时也觉得亲切,刚好公主和清鸿的生辰只差了三月,太后何不也给清鸿在及笄礼束发呢。”
戚颜听到孟贵妃的话眉头一皱,她这是膈应谁呢,这么蠢的脑子是怎么做到贵妃还生下了一儿一女的,戚婉也眼中闪过厌恶。
太后听到直接拒绝,“清鸿的及笄礼自然有你来,哀家就不越俎代庖了。”
孟贵妃还想说什么,被颜清鸿拉住了,也就没在开口,冷静下来后也有些后悔,这么多年在后宫一向都是她说了算,如今太后礼佛回来,孟贵妃也算是尝到了有人压制的感觉。
方才被耽误的选衣,太后也让人全都送到戚家,让戚颜回去后慢慢选。
戚颜又和太后说了几句话,拒绝了太后想留下自己用午膳的想法,便带着一堆赏赐走了,走出寿安宫后,戚婉一直扶着戚颜,这裙摆太长,生怕戚颜摔了,刚走出寿安宫两人便被人叫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