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思考:相比过去十年,我们身边的机会是多了,还是少了?
在App市场刚爆发的那几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在中关村行走的每个家伙都有一个BP(商业计划),打开能给你讲一个宏大的故事——相比PC(个人电脑)时代,移动互联时代似乎有更多机会成功。
但相比PC时代,App时代的赢家其实更少。
今天手机上App大致有社交、娱乐、购物、教育、旅游、生活、新闻、效率工具、导航九大分类,每一个类别里的前三位基本占据了80%的流量(比如新闻类别里的腾讯新闻、今日头条和天天快报),甜蜜区是指击中概率较高,适合于把球打到合适区域的击球区。
——编者注竞争更加激烈的类别占据大多数流量的也许只有两家,如支付领域的微信和支付宝。
而其他成千上万个小App细分了剩余市场。
今天能改变你命运的好书是多了还是少了?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和网络内容产品的出现,高质量的书肯定是多了,但是与你需求无关的、低品质的书却也更多。
过去读书人手头的书并不多,但流传下来的知识含量很高,都是经典。
但今天,你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朋友圈的文章,点开标题之前,你甚至不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
个人发展也是一样。
新技术、新概念每几年就有一波,撩拨你的心弦,比起过去10年,未来好像总有机会。
大佬们天天告诉你,需要专注、可以跨界,还能做「斜杠青年」,这简直是说一个人能同时在好几个领域有很多机会。
但是处处有机会,就等于处处没有机会。
因为强者跨界比你跨得更远,专注者则比你前进得更快。
以前这些人还被局限在自己行业内——你产品经理再牛,我是一个作者,和你没有竞争关系。
但今天一个产品经理组织资源开始做内容,不一定不如作家。
今天的机会多了10倍,而竞争者则多了百倍。
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
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
?越是开放的市场,越是需要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越是开放,越是聚焦——这是一个高手的时代。
当资源丰富时,选择的能力比执行更重要。
读书、识人、修炼不是重点,?关键是读哪些书?认识什么人?修炼什么能力?抓住哪个机会?
这些问题,仅凭努力已经不可穷尽,需要你有一种?深思熟虑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歌德说:「如果你要指点四周风景,你先要自己爬上屋顶。
」他的意思是,只有站在顶端,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大部分的站位决定了你只能看到街景,看不到风景。
我也一直有个观点,要学习一项技能,就要先研究这个领域第一线的高手。
只有站在高手身边,与伟大同行,才有可能真正领略到他们的世界。
研究战略领域的最佳人选,过去是将军们,今天则有可能是最一流的投资人,他们的工作有三个特点。
1.投资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决策和选择。
对于投资股票来说,大部分人执行力相若。
今天面对股票市场,你的执行力和股神没有什么区别。
投资者主要拼的是做选择的能力。
2.投资人做更多的战略决策。
你一辈子大概能选择5~7家公司,3~4个行业。
而投资者每年要在近千家公司、十多个领域里高频地做选择。
他们是需要做出最多决策的人。
3.投资人更需要战略眼光。
和大部分人希望今天投入明天就获得收益不同,一个基金的回报期至少是5~7年,产业投资周期则长达近20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