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节 道绝五柞宫 轮台诏书是罪己诏吗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一生-《颠覆性讲述中国历史:秦汉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第 8 节 道绝五柞宫 轮台诏书是罪己诏吗如何评价汉武帝的一生(第1页)

()

中国有句古话,形容人生的三大不幸,叫「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从情感上来说,汉武帝刘彻这几件事都经历了一遍。

十五岁那年,他爹汉景帝在病床上被别人扶着,给他举行了成人礼,然后撒手人寰。

任何一个少年,经历过这种事,心里都不会好受。

五十几岁的时候,最喜欢的女人李夫人又死了,很长时间他都精神恍惚,经常白天见鬼,还亲手写下了「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这样的诗句,为我们今天语文课贡献了「姗姗来迟」这个成语,他的伤痛可想而知。

可是这两件事,应该都比不上他晚年太子刘据的死。

一、太子刘据之死

这事儿发生在汉武帝征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1年,后世称之为「巫蛊之祸」。

巫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扎小人,弄个小木头人,说就是你了,往上面扎针,然后你就挂了。

这个扯淡的东西在那时候大家都深信不疑,要是知道有人扎自己,那绝对是拿着菜刀找对方拼命去。

就在这一年,汉武帝在京城之外的甘泉宫养病时,身边的一个叫江充的都尉对他说:「皇宫中大有蛊气,不除之,上疾终不差」,意思是有人在长安城里对着您扎小人,所以您的病才一直不好。

汉武帝一听就炸了,谁的胆子这么大,敢扎我的小人?江充,你去给我查。

这个江充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看他很不顺眼,他自己预感,武帝一死,太子就会弄死他,所以这时候想趁机诬陷太子。

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这家伙回到长安城一顿折腾,就在太子刘据的府上挖出了一个桐木做的小人,然后散布谣言,说这个小人和汉武帝长得挺像的。

刘据这时候自然是很着急,他完全明白,对手就是奔着他来的,这是你死我活的游戏。

同时江充也明白,这次如果失败了,他必然会死,于是,他派人守在去甘泉宫的路上,刘据几次想去老爹养病的地方解释一下,都被江充安排的人挡了回来。

那时候也没电话,没办法给他老爹打电话表忠心,在万般无奈之下,刘据就听从了他老师的意见,在他老妈皇后卫子夫的支持下,发兵抓住了江充并砍了后者的脑袋。

这是一步臭得不能再臭的棋,我不是说抓人,而是说砍脑袋这事。

江充是你爹派回来的特派员,你抓住了他完全可以带着他去找你老爹解释,可是一时冲动杀了对方,那你和造反有啥区别?

果然,江充的手下逃回甘泉宫之后,告之武帝说太子谋反。

汉武帝这时候67岁,却不糊涂,说这一定是江充搞得过分了,我那个儿子害怕了,才发生这样的事儿,就让一个使者去招太子刘据来甘泉宫聊聊。

但有句俗语是怎么说的,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这个连名字都没留下,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使者胆子实在太小,他怕太子真的是造反了,自己那就是羊入虎口,于是走了一半他就跑了回来,说太子确实反了,还想杀我,我逃了出来。

汉武帝这一下子就相信了,于是派丞相刘屈牦带兵平叛。

这时候太子刘据又犯下了第二个错误,他真的带人和丞相的队伍打了起来,也许他认为武帝周围的人都想陷害他,只有干掉对方,才能去和自己的爹敞开心扉地聊天。

结果就是大战五天之后,几万人死亡,刘据兵败逃走之后上吊自杀,两个儿子也一同遇害,随后留在长安城的家人也都一起被杀,只有他的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叫刘病已的孙子侥幸逃脱,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当汉武帝怒气冲冲地想去追究皇后卫子夫的罪过时,她抢先一步自杀了。

咱们这里多说一句,卫子夫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奇女子,她以歌奴的身份当上皇后,统领后宫三十八年。

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后宫是什么地方,女人们勾心斗角的惨烈程度一点儿也不比爷们们逊色,更何况还是汉武帝这种超级大色狼的后宫。

卫子夫三十八年间,无一差错,将诺大的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确实不容易。

她也是唯一一个在三大史书,《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里都赢得作者尊重的后妃,司马迁说「卒尊子夫」,那并不是随便说说的。

更何况她还带出了卫青、霍去病和霍光这些影响了国家命运的功臣,我们只能说,汉武帝刘彻这小子真的有福气,老天爷让他遇到了卫子夫。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