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总好过无所作为-《终身失忆人》

8 总好过无所作为(第1页)

“美哉此地,

天高空广,

粮实如浪金黄!”

那唱着歌的女人平躺在手术台上。

那是在1939年的10月31日,她当时34岁,做着销售工作。

她在接受一个手术,这是因为她在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新闻节目时,她发觉播音员谈到了她。

虽然他们并没有提及她的名字,但她还是能肯定。

她知道其他人也可以肯定这点。

有时即使收音机是关着的,她还是会听到声音,这些声音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同一件事情:是时候该自杀了。

“秀美其岳,

朱紫其壑,

处硕野丰田旷!”

她把头枕在一个小小的沙袋上,手术台微微倾斜着,因此她脚的方位要比头低一些。

这样做是为了减少出血,尽管有时出血还是难以避免。

医护人员早些时候推掉了她两侧的头发,额前的也剃了一些,以免它们妨碍手术。

他们还为她注射了普鲁卡因(novocaine),完全麻醉她两鬓的区域,之后要切开她两边的肌肉组织,用一种乳突状的自动牵开器将这些组织撑开,令骨头露出来。

一旦他们发现了正在寻找的点——那是一个在眼窝后方大约3厘米,颌顶上方大概6厘米的位置——他们就会在她颅骨的两侧各钻两个1厘米深的小孔,并将钻取下来的一小片骨头取出。

而后用手术刀小心地刮开硬脑膜,在她那苍白色的、表面斑驳如同铜熔化以后起的涟漪一般的大脑表面,用喷嘴喷出的生理盐水将下面混合着血和脊髓液的红色液体冲走。

“亚美利坚!

亚美利坚!

受上天泽其恩!”

一个神经学家站在病人的头部后方,俯视着她。

他从手术一开始就指导外科医生,指导的观点都是很有用的。

比如他会告诉医生,要将柳叶刀探入女人头部右侧的孔里多深,柳叶刀是一种细长的双刃手术刀。

关键是要在中间点停住,以避开那里的动脉。

手术刀达到一定深度,大约8厘米的样子,神经学家让医生停下来,开始动右上半脑的切口(为了将右上半脑具象化,我们要想象出一个面朝前方的人类大脑,再想象出一个叠加在上面的直角坐标系)。

外科医生慢慢地挪动手术刀柄,将其压到钻孔的下沿,在女人颅内的叶片型刀刃旋转着上升,切开她前额叶的右上部分,切断了脑叶及其更深的大脑结构中数百万计的神经。

“再冠尔首,

载以良朋,

洋迄彼洋碧已!”

切完第一刀后,神经学家告诉医生,将刀刃朝反方向旋转,使其慢慢切到大脑的右下半部分。

然后外科医生抽出刀刃,绕到了病人的左侧,把手术刀插入到左边的钻孔里。

神经学家再次告诉他何时应该停止插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