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普尔小姐站在牧师住宅的大门口,她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从圆圆的手里接过了便条。
“跟布莱克洛克小姐说,”
圆圆说道,“朱利安不能亲自去,为此他十分抱歉。
洛克村有个教民处在弥留之际。
如果布莱克洛克小姐愿意见他的话,他将在午饭后过去。
便条是关于安排葬礼事宜的。
如果调查是在星期二,他建议葬礼定在星期三。
可怜的老邦妮,不知怎么的,拿了下了毒的阿司匹林,那本来是给别人预备的,这真是太符合她的风格了。
再见了,亲爱的,希望您不会走得太辛苦。
可我实在不得不马上送那孩子去医院。”
马普尔小姐回答说,这段路对她不算太远,于是圆圆急匆匆地离开了。
在等待布莱克洛克小姐的空当儿,马普尔小姐环顾着客厅的四周,一面在想那天上午多拉·邦纳在“蓝鸟”
屋提到她相信帕特里克“给台灯做了手脚”
,好“把所有的灯弄熄”
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台灯?他又是如何“做了手脚”
?
马普尔小姐断定,她指的肯定是放在拱门边桌上的那盏台灯。
她还提到牧羊少女或是牧羊少年——这实际上是德累斯顿出产的一件精细的瓷器,一个身披蓝衫、穿着粉色裤子的牧羊少年手持着一盏灯——原来是烛台,如今被改造成了电器。
灯罩是用纯羊皮纸做成的,有些偏大,几乎遮住了陶瓷的人体。
多拉·邦纳还说了些什么?“我清楚记得那本来应该是牧羊少女的,可是到了第二天——”
现在自然是牧羊少年了。
马普尔小姐记得她跟圆圆去喝茶时,多拉·邦纳说过那款台灯是一对。
当然了——牧羊的少年和少女嘛。
抢劫发生的那天还是牧羊少女,到了第二天就变成了另外一盏——就是现在这里的这一盏,牧羊少年。
两盏台灯在夜里被调换了。
而多拉·邦纳有理由(或者毫无理由地)相信,是帕特里克调包的。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检查一下原来的台灯,就能发现帕特里克设法“把所有的灯弄熄了”
。
而他又是如何办到的呢?马普尔小姐仔细检视着面前的台灯。
电灯的线是顺着桌沿排布的,插进了墙壁。
线的中段有一个梨形的小开关。
这一切未能给马普尔小姐带来任何启迪,因为她对电一窍不通。
那盏牧羊少女的台灯现在何处?她纳闷。
在储藏室或者被扔掉了——多拉·邦纳撞见帕特里克·西蒙斯拿着一片羽毛和装油的杯子时是在什么地方?是在灌木丛吗?马普尔小姐决定把这些疑点留给科拉多克警督。
起初,布莱克洛克小姐匆匆下结论,以为登那则启事的幕后人就是她侄子帕特里克。
这种来自直觉的坚定的看法常常被证明是正确的,或者马普尔小姐相信是这样。
因为,如果你相当了解别人,你就知道他们心里都想着哪一类事情……
帕特里克·西蒙斯……
一个仪表堂堂的年轻人,一个迷人的小伙子,一个女人喜爱的年轻人——不分老少。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