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有责的责-《唐宋诗会意:七百年的风流儒雅》

匹夫有责的责(第1页)

山雨初开一望之。

似无筋力可登危。

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乱离。

今岁江南犹有酒,吾曹天下谓能诗。

肯来吊古酣歌否,恰放黄花一两枝。

——方回《九日约冯伯田、王俊甫、刘元辉》

方回,字万里,号虚谷,宋末元初人,曾经迎降元人,并接受了元朝政府授予的官职,可谓大节有亏。

不过,从“不因人废言”

的态度看,他的诗是可代表宋元之交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这首七律是方回的代表作之一。

当代著名诗人、学者陈沚斋先生评价此诗说:“老健则似后山,然比其《九日寄秦觏》诗更为朴拙,真如百炼精钢,外表浑如黑铁,掷地则铿然而鸣。”

(《江西派诗选注》)诗人看诗人的眼光,总是独到而深邃。

我们且来看看下面这首诗:

疾风回雨水明霞。

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樽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陈师道《九日寄秦觏》

仔细比对一下上面两首与重阳节有关的诗,不难发现,确实如陈沚斋先生所说,《九日寄秦觏》不如《九日约冯伯田、王俊甫、刘元辉》朴拙。

前者的格调虽然老健,但还是有风华的,里面涌动着登山临水不可无诗的雅兴。

至于方回之作,则全然不见风华,而只有深心的悲怆了。

从内容可以看出,方回约朋友一起相聚喝酒,借此发出这么一番感慨。

关于“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乱离”

这一联,陈沚斋先生认为:“方回生于乱世,平生事多乖违,言行亦每不相符,人格自卑卑不足论了,但本诗两句的感受还是真实的、深刻的。”

值得一说的是,第三联“今岁江南犹有酒,吾曹天下谓能诗”

,语虽慷慨,骨子里亦是悲切之音。

方回是一个令后人喟叹的人物,他的诗写得比宋之问好,如果他立身严正的话,或将成为一个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宋朝遗民。

可惜的是,降元一事的发生,注定了他的生命不可能有感召后人的力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