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平定三逆方略》

卷十九(第1页)

康熙十四年十月庚申,命将军噶尔汉自河南帅师赴襄阳。

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逆贼杨来嘉、洪福、谢四等五路齐出,屯均州诸处;荆州兵少,不能分遣,檄河南镇安将军噶尔汉率所部兵赴襄阳。

上谕:河南当秦、楚之冲,噶尔汉之兵未可全调;留护军二百、蒙古兵六百,委两翼护军参领各一员统之,仍驻河南府。

其余满洲蒙古兵,噶尔汉速行帅赴襄阳。

敕陕西诸将固守要地。

总督哈占奏:伪总兵魏姓者率众自洋县犯黑水峪、丰峪口及西洛口诸处;伪将军王屏藩出汉中、抵略阳,谭洪出西河,吴之茂率伪总兵五人营于车家河,同犯秦州。

上谕:逆贼声言出犯各口,意在分我兵力,乘间而动耳。

诸将其各守要地,悉力剿御,毋使贼势蔓延。

癸亥,调西安兵援大峪口。

总督哈占奏:兴安叛贼渡江,将出大峪口。

上谕:大峪口去西安最近,若调兵远地,虑稽时日;总督哈占、将军席卜臣等于汉中还兵内简精锐者,遣守大峪口。

西安要地,宜增兵防御;以大同察哈尔兵三人、太原满洲兵三百人调赴潼关。

此兵既抵关,将军乌丹即遣所部兵五百人速赴西安。

未几,乌丹、哈占等奏:贼犯商州、旧县关诸处,已遣副都统德业立率兵五百人往援;商州兵少,贼势甚盛;潼关、商州贼皆有路可通,见在危急。

上谕:将军噶尔汉所留河南护军二百、蒙古兵六百驰赴潼关,听将军乌丹等调遣;复于京师发每佐领甲兵一人,令参领瑚什巴、额勒布统之,往驻河南府。

甲子,诏责大将军贝勒尚善。

尚善奏:长沙、岳州加唇齿相依,若偏攻一隅,未能猝拔;必长、岳兼攻,庶可破贼。

今安亲王进攻长沙,岳州亦宜协力规取;但兵力尚少,乞添发河南、山东兵每佐领四人,以资进讨。

上谕:前贝勒尚善奏:岳州逆贼浚壕立桩甚固,不能攻取;故将岳州兵分遣荆州诸处,并非罢岳州之攻也。

顷尚善等报:岳州贼党,吴三桂已檄往彝陵。

今计我兵之在岳州、武昌者每佐领约有九人,又有绿旗官兵;我兵虽减于旧,而贼势亦分。

若以之取岳州,未为不足。

尚善又请发河南、山东兵,不合!

速移会尚善,作何攻取岳州?即酌量以行。

壬申,调大同诸处兵赴固原。

提督陈福奏:九月二十三日,平凉贼奄至、固原贼亦自城内突出,齐犯我军;遣副将太必图率兵击之。

方与贼战,中卫副将贾从哲忽退,游击张元经亦率兵走。

于是众军惊扰,太必图遂没于阵,臣与前副将恰塔等于二十八日回至灵州。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