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在美国教书的时候,常感到一类题材,不易处置,武则天也是其中之一。
要是从传统的道德立场攻击她,则明知所谓“杀子屠兄弑君鸩母”
半系牵强虚构。
并且她在不同名义之下主持中国的政局半个世纪,其影响之所及与历代帝王最有流风余韵的相比,并无逊色。
所以事实决不会如此简单,可以由我们以“好”
“坏”
概括之。
而我所讲授的,则又是中国史的纲要,也要与今人有关,因此更难。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隋末从唐高祖发难,曾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所以她也算出身名门,并非“寒微”
。
只是她在十三四岁之间入宫为太宗才人。
所谓才人半为侍女,半为皇帝宫中没有实际名分的姬妾。
太宗去世之后,她就被发付感业寺为尼,在这里她邂逅了高宗李治。
兹后她由高宗的昭仪进为宸妃,于公元655年立为皇后,据算应当已在三十岁左右。
她自与高宗见面之后即有控制他的力量,无可置疑。
高宗有子八人,前四子出自后宫其他妃嫔,后四子则全系武后所生。
以唐朝皇帝姬妾子孙之多,如太宗有子十二人,玄宗有子三十人,宪宗有子二十人,武则天必曾专宠于李治之后宫。
高宗于683年去世,武则天初立她的儿子李显为皇帝,她自己仍临朝称制,不出两月,她又废李显为庐陵王,而另立儿子李旦为帝,皇太后称制如故。
公元690年她更“革唐命”
,改国号为“周”
,自称“圣神皇帝”
。
如此以女主称帝约十五年。
到705年的春天她生病才由李显复辟,是为中宗。
那年年底武则天才与世长辞,官方称她享年八十一,有些人说她实际年龄为八十三。
中宗复辟后五年据说为他的韦后所弑,但是韦氏想照样以女主临朝称制的计划则为李旦之部属所推翻。
李旦于公元709年复位,是为睿宗。
只是如此一来,李显与李旦,中宗与睿宗,俱是武则天的儿子,而且兹后唐朝其他十五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
所以纵是武后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
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也令修撰国史的为难。
他们既不敢褒也无法多贬,因此也更造成机会使好多人可以以传闻混为史实了。
武则天还有二点引人注意的地方:一是她的恐怖政治。
她在686年在各处设铜匦接受密告。
又任来俊臣为御史中丞(监察院副院长),他和旁的特务人员拷讯的工具,惨极人寰,等于逼人自诬而就死地,经来审问的“百不全一”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