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才-《最三国第二卷纵横捭阖》

第十一章 人才(第1页)

人心的微妙与曲折

刘备开始有所作为了。

刘备总是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有所作为,然后很快就归于沉寂。

这是时运不济的表现。

不过对刘表来说,他还看不出刘备有什么时运不济的地方,相反刘备正在锋芒毕露。

先是带领他的两个兄弟到江夏去了一趟,粉碎了降将张武、陈孙的造反企图。

刘备的收获是,得到了张武的胯下之骑,一匹极其雄骏的千里马。

接下来,刘备解决了刘表的心头之忧——派张飞巡南越之境;派关羽拒固子城,以镇张鲁;派赵云拒三江,以挡孙权,让刘表夜里能够睡得着觉。

但是蔡夫人不让刘表睡觉。

对蔡夫人来说,睡觉事小,性命事大。

她觉得自己老公的脑袋岌岌可危。

不错,是刘备。

刘备的所作所为。

虽说刘备、刘表都姓刘,可天下同室操戈的事还少吗?更何况刘备、刘表能不能称得上同室还两说呢。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不仅蔡夫人有,他的弟弟蔡瑁也有。

在蔡夫人对刘表吹枕头风之前,蔡瑁先对他这个姐姐吹了耳边风。

蔡瑁说:“刘备遣三将居外,而自居荆州,久必为患。”

这样的道理真是浅显易懂,男人懂,女人也懂,所以蔡夫人焦急地对刘表说,我听说荆州人大多与刘备来往,不可不防啊。

现在我们让他在城中居住,凶多吉少,不若派他到别的地方去住,以远离祸端。

刘表听了,呵呵一笑,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刘备是个君子。

他当年连徐州都不要,这个地球人都知道的。

蔡夫人也呵呵一笑,却是冷笑:刘备真的不要徐州?所谓人心隔肚皮,有的时候不要正是为了要。

呵呵……

刘表不再说什么。

因为他说不出什么来了。

原先他一直对一个成语的正确性深信不疑——妇人之见。

在刘表看来,所谓的“妇人之见”

是头发长见识短的代名词。

可是这个夜晚,他怀疑了。

这是个怀疑一切的夜晚。

刘备真是个君子吗?刘备真的不要徐州吗?三让徐州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个男人难与人言的欲望?“有的时候不要正是为了要”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