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桓修进计於元显曰:「殷、桓之下,专侍王恭。
恭既破灭,西师必恐。
玄及佺期,非有报复之心,唯望节钺,专制一方,若以重利啖之,二人必内喜,可使倒戈取仲堪矣。
」元显从之,乃下诏桓玄为江州刺史,杨佺期为雍州刺史,黜仲堪为广州刺史,桓修领荆州之职,遣牢之以兵千人,送修之镇,救令罢兵,各赴所任。
仲堪得诏大怒,忙催杨、桓进战。
而二人喜於朝命,欲受之,因回军蔡州。
仲堪闻之,怒曰:「奴辈欲负我耶?」遽即引兵南归,遣使到蔡州,谕军士曰:「有不散归者,吾至江陵,当尽灭其家。
」於是众心离散,佺期部将刘系率二千人先归。
玄等大惧,狼狈亦还。
追仲堪於寻阳,及之,深自谢罪曰:「虽有朝命,实不欲受。
所以回泊蔡州者,欲俟大师之至,相与并力,非有他意也。
」是时仲堪失职,必倚二人为援;玄等兵力尚寡,必借仲堪声势,虽内怀疑忌,其势不得不合。
乃以子弟交质,互相歃血,盟於寻阳,上表申理王恭。
乞还荆土。
朝廷欲图苟安,乃罢桓修,仍以荆州还仲堪。
优诏慰谕,仲堪等乃各受沼还镇。
从此建康解严,内外稍安,今且不表。
却说杨佺期有女,名琼玉,美而勇,虽怯弱身材,生有神力,能挽强引有百步穿杨之技。
手下女兵百人,皆能临阵禦敌,贵家子弟,争欲得之为室。
而佺期自矜族望,必得王、谢门弟,方肯结婚,故女年十八,尚未受聘。
时仲堪有子,名道护,字荆生,年少多才,兼善骑射。
一日路经襄阳,见一队女兵,在山下打猎,内一女将,色甚艳,驰马如飞,射无不中。
访之,知为佺期女也,心甚慕之。
归禀於父,欲求为室。
斯时,仲堪正与杨、桓不睦,欲圆修好,因即遣使襄阳,求其女为妇。
佺期已有允意,恰值其时,桓玄亦遣使来为其子升求婚。
升字麟儿,少在江陵,曾与荆生同学,才貌风流,彼此相仿。
玄欲结好佺期。
故求婚焉。
两家一齐来说,佺期转无定见,因念殷、桓相等,皆堪为婿。
但此系女子终身大事,不若令其自择。
遂对殷、桓二使道:「两家公子,我皆爱之,欲屈公子到此,面试其能,如中吾意,便可在此成婚。
归语尔主,未识可否?」使各领命回报。
仲堪许之,便命其子来谒佺期。
玄闻之曰:「佺期亦大作难,但吾子不往,是弱於殷儿也。
」亦令束装前往。
一日俱到襄阳,各就馆室。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