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宣城王,志在窃国,惧宗室不服,先加杀害,於是朝纲独揽,群臣争先劝进。
冬十月辛亥,乃假皇太后令曰:
嗣主冲幼,庶政多昧。
且早樱尪疾,弗克负荷。
太傅宣城王,胤体先皇,钟慈太祖,宜入承宝命,帝可降封为海陵王。
癸亥,鸾即帝位,是为齐明帝,改元建武。
以王敬则为大司马,陈显达为太尉,王晏为左仆射,徐孝嗣为中领军,余皆进爵有差。
一日,诈称海陵有疾,数遣御医瞻视,因而殒之。
先是文惠太子在日,素恶明帝,尝谓竟陵王子良曰:「我意中殊不喜见此人,不解其故,当由其福薄故也。
」子良为之解救,及帝得志,太子子孙无遗焉,今且按下不表。
且说明帝篡位之时,正当魏孝文迁都洛阳时候。
孝文久有南侵之意。
一间海陵见废,明帝篡立,谓群臣曰:「今日伐齐不患无矣。
」乃命大将薛真度向襄阳,刘昶、王肃向义阳,拓跋衍向钟离,刘藻向南郑,自将大军趣寿阳,起兵四十万,分道并进。
沿边州郡,飞报入朝。
帝闻魏师起,大惧。
乃命左卫将军王广之督司州,右卫将军萧坦之督徐州,右仆射沈文季督豫州,发诸州之兵以拒魏。
正月乙亥,魏主济淮,二月至寿阳,虎士成群,铁骑弥野。
甲辰,登八公山赋诗,道遇大雨,命去盖,见军士病者,亲抚慰之,率兵直临城下,遣使呼城中人出见。
齐丰城公遥昌,使参军崔庆远应之。
庆远至军前,问师出何名,魏主曰:「师当有故,卿欲我斥言之乎?欲我含垢依违乎?」庆远曰:「未承来命,无听含垢。
」魏主曰:「齐主何故废立?」庆远曰:「废昏立明,古今非一,未审何疑?」魏主曰:「武王子孙,今皆安在?」庆远曰:「七王同恶,已伏管、蔡之诛。
其余二十余工,或内列清要,或外典方牧。
」魏主曰:「卿主若不忘忠义,何以不立近亲,如周公之辅成王,而自取之乎?」庆远曰:「成王有亚圣之德,胡周公得而辅相之。
今近亲皆非成王之比,故不可立。
且霍光亦舍武帝近亲而立宣帝,唯其贤也。
」魏主曰:「霍光何以不自立?」庆远曰:「非其类也,主上正可比宣帝,安得比霍光?若尔,武王伐纣,不立微子而辅之,亦为苟贪天下乎?」魏主大笑曰:「朕来问罪,如卿所言,便可释然。
」庆远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圣人之师也。
」魏主曰:「卿欲和亲,抑不欲乎?」庆远曰:「和亲则两国交欢,生民蒙福,否则两国交恶,生民涂炭,和亲与否,裁自圣衷。
」魏主嘉其善对,赐以酒殽衣服而遗之。
於是循淮而东。
时魏兵号二十万,堑栅三重,并力攻义阳。
城中负循而立,势甚危急。
齐将王广之引兵救之,去城百余里,畏魏强不敢进。
诸将皆有惧意,一将奋袂起曰:「义阳危困,朝不保夕,吾等奉命往救,卷甲疾趋,犹恐不及,闻敌强而不进,义阳若失,何面目以见朝廷?公等不往,吾请独进。
」辞气激烈,三军闻之,皆有奋意。
你道言者是谁?乃是一代开创之主,姓萧,名衍,字叔达,小字练儿。
父名顺之,齐高帝族弟也。
少相款狎,尝共登金牛山,见路侧有枯骨纵横,齐高帝谓之曰:「周文王以来几年,当复有掩此枯骨者乎?」言之凛然动色。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