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郑庄公闻公孙滑起兵前来侵伐,问计于群臣。
公子吕曰:"
斩草留根,逢春再发。
公孙滑逃死为幸,反兴卫师,此卫侯不知共叔袭郑之罪,故起兵助滑,以救祖母为辞也。
依臣愚见,莫如修尺一之书,致于卫侯,说明其故,卫侯必抽兵回国。
滑势既孤,可不战而擒矣。
"
公曰:"
然。
"
遂遣使致书于卫。
卫桓公得书,读曰:
瘩生再拜奉书,卫侯贤侯殿下:家门不幸,骨肉相残,诚有愧于邻国。
然封京赐上,非寡人之不友;恃宠作乱,实叔段之不恭。
寡人念先人世守为重,不得不除。
母姜氏,以溺爱叔段之故,内怀不安,避居颖城,寡人已自迎归奉养。
今逆滑昧父之非,奔投大国。
贤候不知其非义,师徒下临敝邑。
自反并无得罪,惟贤侯同声乱贼之诛,勿伤唇齿之谊。
敝邑幸甚!
卫桓公览罢,大惊曰:"
叔段不义,自取灭亡。
寡人为滑兴师,实为助逆。
"
遂遣使收回本国之兵。
使者未到,滑兵乘凛延无备,已攻下了。
郑庄公大怒,命大夫高渠弥出车二百乘,来争糜延。
时卫兵已撤回,公孙滑势孤不敌。
弃了糜延,仍奔卫国,公子吕乘胜追逐,直抵卫郊。
卫桓公大集群臣,问战守之计。
公子州吁进曰:"
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又何疑焉?"
大夫石惜奏曰:"
不可,不可,郑兵之来,繇我助滑为逆所致。
前郑伯有书到,我不若以书答之,引咎谢罪。
不劳师徒。
可却郑兵。
"
卫侯曰:"
卿言是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