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品第二-《六祖坛经》

般若品第二(第1页)

次日,韦使君请益。

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

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

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

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此须心行,不在口念。

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

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

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何名摩诃?摩诃是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诸佛刹土,尽同虚空。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

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

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

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

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

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

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一真一切真。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

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

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