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俗士言词猥鄙,喋喋不休,殊败人意。
一少年性轻脱,厌薄尤甚,斥勿多言。
二人几攘臂。
一老儒和解之,俱不听,亦愠形于色。
满坐为之不乐。
道士耳语小童,取纸笔,画三符焚之。
三人忽皆起,在院中旋折数四。
俗客趋东南隅坐,喃喃自语。
听之,乃与妻妾谈家事。
俄左右回顾若和解,俄怡色自辨,俄作引罪状,俄屈一膝,俄两膝并屈,俄叩首不已。
视少年,则坐西南隅花栏上,流目送盼,妮妮软语。
俄嬉笑,俄谦谢,俄低唱《浣纱记》,呦呦不已,手自按拍,备诸冶荡之态。
老儒则端坐石磴上,讲《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一章。
字剖句析,指挥顾盼,如与四五人对语。
忽摇首曰:“不是”
,忽瞋目曰“尚不解耶”
,咯咯痨嗽仍不止。
众骇笑,道士摇手止之。
比酒阑,道士又焚三符。
三人乃惘惘痴坐,少选始醒,自称不觉醉眠,谢无礼。
众匿笑散。
道士曰:“此小术,不足道。
叶法善引唐明皇入月宫,即用此符。
当时误以为真仙,迂儒又以为妄语,皆井底蛙耳。”
后在旅馆,符摄一过往贵人妾魂。
妾苏后,登车识其路径门户,语贵人急捕之,已遁去。
此《周礼》所以禁怪民欤!
马语交河老儒及润础,雍正乙卯乡试,晚至石门桥,客舍皆满,惟一小屋,窗临马枥,无肯居者,姑解装焉。
群马跳踉,夜不得寐。
人静后,忽闻马语。
及爱观杂书,先记宋人说部中堰下午语事,知非鬼魅,屏息听之。
一马曰:“今日方知忍饥之苦。
生前所欺隐草豆钱,竟在何处!”
一马曰:“我辈多由圉人转生,死者方知,生者不悟,可为太息!”
众马呜咽。
一马曰:“冥判亦不甚公,王五何以得为犬?”
一马曰:“冥卒曾言之,渠一妻二女并淫滥,尽盗其钱与所欢,当罪之半矣。”
一马曰:“信然,罪有轻重,姜七堕豕身,受屠割,更我辈不若也。”
及忽轻嗽,语遂寂。
及恒举以戒圉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