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阳消夏录(二)
(48则)村叟之卜董文恪公为少司空时,云昔在富阳村居,有村叟坐邻家,闻读书声,曰:“贵人也。”
请相见。
谛观再四,又问八字干支。
沉思良久,曰:“君命相皆一品。
当某年得知县,某年署大县,某年实授,某年迁通判,某年迁知府,某年由知府迁布政,某年迁巡抚,某年迁总督。
善自爱,他日知吾言不谬也。”
后不再见此叟,其言亦不验。
然细较生平,则所谓知县,乃由拔贡得户部七品官也。
所谓调署大县,乃庶吉士也。
所谓实授,乃编修也。
所谓通判,乃中允也。
所谓知府,乃侍读学士也。
所谓布政使,乃内阁学士也。
所谓巡抚,乃工部侍郎也。
品秩皆符,其年亦皆符,特内外异途耳。
是其言验而不验,不验而验,惟未知总督如何。
后公以其年拜礼部尚书,品秩仍符。
按推算干支,或奇验,或全不验,或半验半不验。
余尝以闻见最确者,反覆深思,八字贵贱贫富,特大概如是。
其间乘除盈缩,略有异同。
无锡邹小山先生夫人,与安州陈密山先生夫人,八字干支并同。
小山先生官礼部侍郎,密山先生官贵州布政使,均二品也。
论爵,布政不及侍郎之尊;论禄,则侍郎不及布政之厚,互相补矣。
二夫人并寿考。
陈夫人早寡,然晚岁康强安乐。
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又相补矣。
此或疑地有南北,时有初正也。
余第六侄与奴子刘云鹏,生时只隔一墙,两窗相对,两儿并落蓐啼。
非惟时同刻同,乃至分秒亦同。
侄至十六岁而夭,而奴子今尚在。
岂非命所赋之禄,只有此数。
侄生长富贵,消耗先尽;奴子生长贫贱,消耗无多,禄尚未尽耶?盈虚消息,理似如斯,俟知命者更详之。
李太学妻曾伯祖光吉公,康熙初官镇番守备。
云有李太学妻,恒虐其妾,怒辄褫下衣鞭之,殆无虚日。
里有老媪,能入冥,所谓走无常者是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