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寺农家有妇姑同寝者,夜雨墙圮,泥土簌簌下。
妇闻声急起,以背负墙,而疾呼姑醒。
姑匍匐堕炕下,妇竟压焉,其尸正当姑卧处。
是真孝妇,以微贱无人闻于官,久而并佚其姓氏矣。
相传妇死之后,姑哭之恸。
一日,邻人告其姑曰:“夜梦汝妇冠帔来曰:‘传语我姑,无哭我。
我以代死之故,今已为神矣。”
乡之父老皆曰:“吾夜所梦亦如是。”
或曰:“妇果为神,何不示梦于其姑?此乡邻欲缓其恸,造是言也。”
余谓忠孝节义,殁必为神。
天道昭昭,历有证验。
此事可以信其有。
即日一人造言,众人附合,“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人心以为神,天亦必以为神矣,何必又疑其妄焉。
长山聂松岩长山聂松岩,以篆刻游京师。
尝馆余家,言其乡有与狐友者,每宾朋宴集,招之同坐。
饮食笑语,无异于人,惟闻声而不睹其形耳。
或强使相见,曰:“对面不睹,何以为相交?”
狐曰:“相交者交以心,非交以貌也。
夫人心叵测,险于山川,机阱万端,由斯隐伏。
诸君不见其心,以貌相交,反以为密;于不见貌者,反以为疏。
不亦悖乎?”
田白岩曰:“此狐之阅世深矣。”
老儒王德安肃宁老儒王德安,康熙丙戌进士也,先姚安公从受业焉。
尝夏日过友人家,爱其园亭轩爽,欲下榻于是,友人以夜有鬼物辞。
王因举所见一事曰:“江南岑生,尝借宿沧州张蝶庄家。
壁张钟馗像,其高如人。
前复陈一自鸣钟。
岑沉醉就寝,皆未及见。
夜半酒醒,月明如昼,闻机轮格格,已诧甚,忽见画像,以为奇鬼,取案上之端砚仰击之。
大声砰然,震动户牖。
僮仆排闼入视,则墨渖淋漓,头面俱黑;画前钟及玉瓶磁鼎,已碎裂矣。
闻者无不绝倒。
然则动云见鬼,皆人自胆怯耳,鬼究在何处耶?”
语甫脱口,墙隅忽应声曰:“鬼即在此,夜当拜谒,幸勿以砚见击。”
王默然竟出。
后尝举以告门人曰:“鬼无白昼对语理,此必狐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