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刚毅因查办王存烈一案,拘拿了马二姑,连日也不曾讯问。
那马二姑又贿人通消息给王存烈知道,使他打点。
王存烈此时也慌了手脚,急的筹备金钱,好打点此事,一面拜托谭锺麟替他说情。
原来刚毅本欲先拘王存烈,后奏参革职归案办理;但念拘了王存烈,怕没人替王存烈打点,就不能弄得钱财到手。
故此开放一线给王存烈,料他必求谭锺麟关说。
果然不出刚毅所料,那谭锺麟见得此事实与自己大有关系,因王存烈所得赃款,没一事不与谭锺麟有首尾的。
谭锺麟因见王存烈到来请托,自乐得替他斡旋。
且岑春煊又并参了自己,不知刚毅查办,有牵涉自己没有。
不如借王存烈私财,满了刚毅之愿,于自己亦有方便。
那日便往拜会刚毅,替王存烈说情。
先说王存烈如何好处,并说他仰望刚毅,愿拜他门下。
刚毅道:“我也知他很好,但他是一个富员,老夫如何扳得上?”
谭锺麟道:“王存烈这人也没什么不是,只是多了几块银。
历任大员没一个不向他借款,他又不善巴结,所以因借不遂,就得人妒忌。
此次被参,亦有些缘故。”
刚毅道:“他被参究因什么缘故呢?”
谭锺麟道:“自袁世凯发泄党人一案,岑某本有牵涉,故要筹些款项,到京打点,就向王存烈示意。
不想王存烈是不大喜欢他,也道:本来钱财是不必计较的,但岑某是个党人,我也犯不着助他。
故此不能应岑某的手,至弄出此案。
今他特托老夫向中堂说项。
中堂试想,若他是不妥当的人,老夫也不替他说了。”
刚毅听了,早知他意,即乘势说道:“你们做外官的,弄点钱还易。
若是老夫在京就难了。
现老夫正因点事,也欠一二百万金,总弄不转来呢。”
谭锺麟道:“中堂既有这点事,就与王存烈一商,没有不妥的。”
刚毅道:“老夫忝为钦派查办事件的大臣,又是初到此间,与王道没什么交情,怎能说得这等说话。”
谭锺麟道:“待老夫传知王道便是,不劳中堂费心。
老夫自有主意了。”
说罢辞去。
谭锺麟一面传王存烈到衙,告知此事,即着王存烈备下一百万银子,送给刚毅,暗中递了一个门生帖,都由谭锺麟居间过付。
刚毅好不欢喜,即对谭锺麟道:“老夫承王道厚礼,实为感激。
但岑某所参,王道情节甚重,老夫过为弥缝,反恐不妙。
一来保不得岑某不再参他,二来怕北洋知道,更有不妙。
因老夫与端王爷所办事情,每为北洋大臣注眼,故尽要防着他。
是以对于这会王道参案,不得不略加处分,好掩人耳目。
从中避重就轻,老夫尽有法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