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纵刺客赠款南归 对强邻观兵中立-《宦海升沉录》

第十三回 纵刺客赠款南归 对强邻观兵中立(第1页)

话说贾炳仁既担任前往行刺袁世凯,因什么事未干得来,就要失手呢?却为贾炳仁平日只是凭着一点愤烈之心,只愿把性命相搏,至于如何方能刺得袁世凯,却不曾计算;且直隶总督衙署森严,贾炳仁本不曾进去过的,如何能近得袁世凯?所以担任此事时,虽一团热心,及到中途,颇觉有点难下手之处。

因此忖道:“如事做不来,就牺牲了这条性命,实在可惜。

若是到此时便反悔了,实惹天下人耻笑,这样就不是大丈夫所为。”

想到这里,即无退志,便鼓起余勇,直望天津而来。

因直督衙门,却有两处:半年驻于保定,就有半年驻于天津。

那时直督恰可驻在天津地方,故贾炳仁到时,先在天津拣一间旅馆住下。

心中正计算如何方刺得袁世凯,满意待他出衙时,迎面用手枪击他。

想自己是曾经练过手枪的,准头命中,颇信得过。

且除了枪击,就没第二个法子能近他身边的了。

正想象间,忽闻金锣震动,呼喝之声,灌彻耳朵里。

正问店中小厮是什么事,那小厮道:“并没别事,不过北洋大臣往租界拜会领事府,今欲回衙,经行此地的。”

贾炳仁听了,就起身向窗外张望,早见那一顶八抬大轿子,已经过去了,心中却道:“可惜,可惜!”

又忖道:“自己若早到一天,打听得他往租界会客,今天就可干自己的事。

今他过时,方知道是他经过,一点事也没有预备,亦没分毫布置,却行刺不得。

今失此机会,又复待下次了。”

嗟叹了一会,一宿无话。

次日即出外游行,欲打听袁世凯再于何时有事出衙。

不想两三天总没消息,心上已不胜懊恼。

那一无清早起来,旅店里早有红单派到,直督袁世凯因感冒告假,一月不理事。

贾炳仁看了,心中顿吃一惊,因自己所要干的事,实不能告人,若在天津居住过久,必要动人思疑。

今直督又告假一个月,想这一个月内,袁世凯必然不出衙门,怎能行刺得他?若再过一个月,盘川固然用尽,且恐误了事,如何是好?左思右想,计不如谋进督署,好亲自刺他还好。

想罢,便拿定了这个主意。

原来贾炳仁却有一宗绝技,凡文人志士,罕能做到的,却是飞檐走壁,上高落低,颇为矫健,故决意先进督衙,踏看地方,到次夜即行下手。

且刺人者,用刀较用枪还有把握,所以贾炳仁就转这个念头,早拿定主意。

那日等到晚饭后,折到督衙左右,往往来来审视了一会。

只见督衙后壁,紧贴一间民房,却是营小贩的。

时已入夜,各家都已闭了门户。

是夜又值一月将尽,月色无光,更有微雨,路上行人绝少,贾炳仁便欲纵步跳上那间民房,然后转登督署。

忽见一个更夫击拆前来。

贾炳仁恐为所见,却闪过一旁,让更夫去远后,走回那间民房附近。

见侧边有一条石基,就踏上石基之上,翻身一纵,已登上瓦面。

不想为时尚未夜深,那间民房内里,那些人还未睡着,听得瓦面响动,早已大声呼唤。

贾炳仁恐惊动别人,先闹出事,就不动声息,急折上督署后墙,却沿墙而进,已到督署上房瓦面。

从窗口向下面一张,觉外面隔一道天阶,直出就是签押房。

惟天阶上面,通用铁枝遮绕,颇难以下去。

但见上房内,有几个妇女还围在一张桌子上打麻将,旁边立着几个丫环递烟。

那时国有微雨,上房内无人出进。

贾炳仁却伏在瓦上蛇行,直过前座瓦面,再向下张望,正是签押房地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