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修第三-《管子》

权修第三(第1页)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

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也。

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

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

故曰,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而求权之无轻,不可得也。

地辟而国贫者,舟舆饰,台榭广也;赏罚信而兵弱者,轻用众,使民劳也。

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

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

下怨上,令不行,而求敌之勿谋己,不可得也。

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

无以畜之,则往而不可止也;无以牧之,则处而不可使也。

远人至而不去,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有以牧之也。

见其可也,喜之有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形。

赏罚信于其所见。

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徵;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形。

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之为之化,不可得也。

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

上身服以先之,审度量以闲之,乡置师以说道之。

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

故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

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下下相疾也。

是以臣有杀其君,子有杀其父者矣。

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民之不牧者,非吾民也。

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

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

或有积而不食者,则民离上;有积多而食寡者,则民不力;有积寡而食多者,则民多诈;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

故离上、不力、多诈、偷幸,举事不成,应敌不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