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水经注》

卷三(第1页)

○河水三

△又北过北地富平县西。

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

世谓之为青山峡。

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

河水又北,迳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地郡,治县城。

王莽名郡为威戎,县曰持武。

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

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角长三丈,大十围,梢至十余丈。

天子嘉之,赐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河水又北,有薄骨律镇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城也。

桑果余林,仍列洲上。

但语出戎方,不究城名。

访诸耆旧,咸言,赫连之世,有骏马死此,取马色以为邑号,故目城为白马骝。

韵转之谬,遂仍今称,所未详也。

河水又迳典农城东,世谓之胡城。

又北迳上河城东,世谓之汉城。

薛瓒曰: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

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

河水又北,迳典农城东,俗名之为吕城,皆参所屯,以事农氓。

河水又东北,迳廉县故城东,王莽之西河亭。

《地理志》曰:卑移山在西北。

河水又北,与枝津合。

水受大河,东北迳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

北流入河,今无水。

《尔雅》曰:灉,反入,言河决复入者也。

河之有灉,若汉之有潜也。

河水又东北迳浑怀障西。

《地里志》浑怀都尉治塞外者也。

太和初,三齐平,徙历下民居此,遂有历城之名矣。

南去北地三百里。

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

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马,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又北过朔方临戎县西。

河水东北,迳三封县故城东,汉武帝元狩三年置。

《十三州志》曰:在临戎县西一百四十里。

河水又北,迳临戎县故城西,元朔五年立,旧朔方郡治,王莽之所谓推武也。

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口。

东迳沃野县故城南,汉武帝元狩三年立,王莽之绥武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