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四
△又南,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
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
风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门山与龙门山相对。
《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
其下多黄垩、涅石。
《尸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邱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
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故《穆天子传》四曰:北登盟门,九河之隥。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
实为河之阸,兼孟门津之名矣。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涑攵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濬波颓叠,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又有燕完水注之,异源合舍,西流注河。
河水又南得鲤鱼涧,历涧东入,穷溪首便其源也。
《尔雅》曰:鳣,鲔也。
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
非夫往还之会,何能便有兹称乎?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
水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城即夷吾所奔邑也。
王莽之朕北也。
《汲郡古文》曰:翟章救郑,次于南屈。
应劭曰:有南故加北。
《国语》:二五言于献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
其水西流注于河。
河水又南为采桑津。
《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
赤水出西北罢谷,东流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
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
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
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河水又南,丹水西南出丹阳山。
东北迳冶官东,俗谓之丹阳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矣。
其水东北会白水口,水出丹山东而西北注之。
丹水又东北入河。
河水又南,黑水西出丹山东,而东北入于河。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