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水
△谷水出宏农黾池县南墦冢林、谷阳谷。
《山海经》曰:傅山之西,有林焉,曰墦冢,谷水出焉,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珚玉。
今谷水出千崤东马头山谷阳谷,东北流,历黾池川,本中乡地也。
汉景帝中二年,初城,徙万户为县。
因崤黾之池以目县焉。
亦或谓之彭池,故徐广《史记音义》曰:黾,或作彭,谷水所出处也。
谷水又东迳秦、赵二城南,世谓之俱利城。
耆彦曰:昔秦、赵之会,各据一城。
秦王使赵王鼓瑟,蔺相如令秦王缶缶处也。
冯异又破赤眉于是川矣。
司马彪《续汉书》曰:赤眉从黾池,自利阳南欲赴宜阳者也。
故光武玺书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矣。
谷水又东,迳土崤北,所谓二崤也。
谷水又东,左会北溪,溪水北出黾池山,东南流,注于谷,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
谷水又东,迳新安县故城,南北夹流,而西接崤黾。
昔项羽西入秦,坑降卒二十万于此。
国灭身亡,宜矣!
谷水又东,迳千秋亭南,其亭累石为垣,世谓之千秋城也。
潘岳《西征赋》曰: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谓是亭也。
又东迳雍谷溪,回岫萦纡,石路阻峡,故亦有峡石之称矣。
谷水历侧,左与北川水合。
水有二源,并导北山,东南流,合成一水,自乾注巽,入于谷。
谷水又东,迳缺门山,山阜之不接者里馀,故得是名矣。
二壁争高,斗耸相乱。
西瞻双阜,右望如砥。
谷水自缺门而东,广阳川水注之。
水出广阳北山。
东南流注于谷,南望微山,云峰相乱。
谷水又迳白超垒南。
戴延之《西征记》云:次至白超垒,去函谷十五里,筑垒当大道,左右有山夹立,相去百馀步,道从中出,此乃故关城,非所谓白超垒也。
是垒在缺门东一十五里。
垒侧旧有坞,故冶官所在。
魏、晋之日,引谷水为水治,以经国用,遗迹尚存。
谷水又东,石默溪水出微山东麓,石默溪东北流,入于谷。
谷水又东,宋水北流,注于谷。
谷水又东,迳魏将作大匠母邱兴墓南,二碑存焉,俭父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