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水丹水
△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
常琚《华阳国志》曰: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
《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
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会白水,迳葭萌入汉。
始原曰沔。
按沔水出东狼谷,迳沮县入汉。
《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
即其地势源流所归,故俗以嶓冢为分水领。
即此推沔水无西入之理。
刘澄之云,有水从沔阳县,南至梓潼汉寿,入大宋,暗通冈山。
郭景纯亦言是也。
冈山穴小,本不容水,水成大泽而流,与汉合。
庚仲雍又言,汉水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迳至关城合西汉水。
故诸言汉者,多言西汉水至葭萌入汉。
又曰:始源曰沔,是以《经》云漾水出氐道县东至沮县为汉水。
东南至广汉白水。
诊其沿注,似与三说相符,而未极西汉之源矣。
然东西两川,俱受沔、汉之名者,义或在兹矣。
班固《地理志》、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并言汉有二源,东出氐道,西出西县之嶓冢山。
阚骃云:汉或为漾。
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至氐道,重源显发,而为漾水。
又言,陇西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魏白水。
又云:漾水出獂道,东至武都入汉。
许慎、吕忱并言漾水出陇西獂道,东至武都为汉水,不言氐道。
然獂道在冀之西北,又隔诸川,无水南入,疑出獂道之为谬矣。
又云:汉,漾也,东为沧浪水。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江。
然东西两川,俱出嶓冢而同为汉水者也。
孔安国曰:泉始出为漾。
其犹濛耳。
而常琚专为漾山漾水,当是作者附而为山水之殊目矣。
馀按《山海经》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而南流注于丑涂之水。
《穆天子传》曰:天子自舂山西征,至于赤乌氏。
已卯,北征,庚辰,济于洋水,辛巳,入于曹奴。
曹奴之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乃献良马九百,牛羊七千。
天子使逢固受之。
天子乃赐之黄金之鹿,戏乃膜拜而受。
馀以太和中从高祖北巡,狄人犹有此献。
虽古今世殊,而所贡不异。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