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
晋卻锜见其语犯。
卻犨见,其语迂。
卻至见。
其语伐。
齐国佐见,其语尽。
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卻犨之谮。
单子曰:"
君何患焉!
晋将有乱,其君与三卻其当之乎!
"
鲁侯曰:"
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
对曰:"
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卻之语矣,殆必祸者也。
夫君子目以定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
目以处义,足以步目,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必异矣。
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夫合诸侯,民之大事也,于是乎观存亡。
故国将无咎,其君在会,步言视听,必皆无谪,则可以知德矣。
视远,日绝其义;足高,日弃其德;言爽,日反其信;听淫,日离其名。
夫目以处义,足以践德,口以庇信,耳以听名者也,故不可不慎也。
偏丧有咎,既丧则国从之。
晋侯爽二,吾是以云。
"
夫卻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
高位疾颠,厚味黡腊毒。
今卻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
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
虽齐国子亦将与焉。
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吾闻之,国德而邻于不修,必受其福。
今君于晋,而邻于齐,齐、晋有祸,可以取伯,无德之患,何忧于晋?且夫长翟之人利而不义,其利淫矣,流之若何?"
鲁侯归,乃逐叔孙侨如。
简王十一年,诸侯会于柯陵。
十二年,晋杀三卻。
十三年,晋侯弑,于翼东门葬,以车一乘。
齐人杀国武子。
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立无跛,视无还,听无耸,言无远;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义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辩,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让必及敌;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